读《昆虫记》有感

时间:2025-08-07 17:17:11
读《昆虫记》有感【推荐】

读《昆虫记》有感【推荐】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昆虫记》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昆虫记》有感1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也是一部十分宏伟的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称号。

我很喜欢法布尔优美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写蝉向蚂蚁乞讨食物的文章,他是这样描写的:蚂蚁站在门槛上,身边放着大袋的麦粒,正掉着脸去背对着乞讨食物的蝉,那蝉则伸着爪子……这样的描写真是惟妙惟肖。读着这些奇妙的文字,我不由自主地对法布尔产生了莫大的敬佩之情。

我敬佩法布尔的顽强,他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以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的知识乐园。可他为了完成《昆虫记》,牺牲了一切。他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是家人的偏见中度过的,是在贫穷中熬过的,但他从未放弃对昆虫的研究,安于清苦,坐尽了冷板凳,最终成为杰出的昆虫家、文学家。

法布尔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本传世巨著,还有“追求真理,执着探索”的科学精神。

读《昆虫记》有感2

《昆虫记》是由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所创作。说实话,这本书里的很多篇章我都十分喜欢。

我喜欢的篇章是简短的,可以让我理解意思的,如:绿蚱蜢、小阔条纹蝶、金步甲的婚俗……这些故事使我百看不厌。这些故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金步甲的婚俗了!这个故事令我久久难忘。如果我问你们:当男女之间发生吵架、打架时,是男的无情还是女的无情?相信一大部分的人都会坚持说是男的无情,我也会支持那一大部分人,但是我读了金步甲的婚俗之后,我还真有点同情雄金步甲了。它与雌金步甲结完婚后,原先是非常和睦的,但是当雌金步甲有孕时,就不再需要自己的老公了,它们便会无情,残忍地把自己老公给吞吃掉。读到这儿,我想:雌金步甲怎么可以这么残忍,雄金步甲太可怜了!法布尔说:“这是它们的习性。”我有些吃惊:它们金步甲家族的生活习性,也太特殊了吧!我们人类,无论什么争吵、打架,男的总比女的凶狠。但是昆虫们的生活中,有些雌的往往比雄的凶狠一千倍、一万倍,就像金步甲一样,雄的并非比雌的小,但是雄的宁愿自己被吞吃掉,也决不还手。

我读了《昆虫记》之后,我读出了“法布尔精神”,他用了几十年时间来研究昆虫,才写出了这部非常有名的书。他观察细致、描写生动,准确地描写了昆虫的出生、蜕变、死亡。他的这种精神令我感动。

法布尔说:“我悉心观察的是生命。”是的,昆虫在许多人的眼里,可以一踩就踩死的,但是在法布尔的眼里,每只昆虫都是有生命的,弄死了它,就等于伤害了一个小生命。所以法布尔还专门为昆虫建造了一个荒石园,法布尔就在那儿观察昆虫。

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昆虫也是生命,不可以伤害昆虫,让人与昆虫和谐相处。

读《昆虫记》有感3

从小我对昆虫充满了兴趣,经常观察屋外的各种昆虫,于是十万个为什么就抛给了妈妈,有时妈妈也无法解答我的各种疑惑。直到我们在书店发现了一本配有各种昆虫插图的书――《昆虫记》,妈妈便买下来送给了我。

这本书满足了我对昆虫的一切好奇心,里面详细记载了上百种昆虫,例如“金步虫”、“螳螂”、“蝎子”等。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他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部伟大的著作。

我每天如饥似渴地读着《昆虫记》这本书,里面的昆虫各式各样,大的,小的,凶残的,温驯的,应有尽有。我在生活中发现了昆虫,就会趴在地上仔细观察一番,甚至细细研究着这些可爱的昆虫。如为什么蚂蚁一搬家就会下雨,蚂蚁可以永远都不要睡觉。我还从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蝴蝶可以用后腿品尝各种食物的味道,更令人惊奇的是蜜蜂居然有五只眼,其中三只长在头顶上,另外两只才长在头的正面,它们还能振动翅膀制造出“嗡嗡嗡”的声音,这时我才知道,原来声音不是靠蜜蜂的嘴巴发出来的,蜜蜂可以通过翅膀高频率的振动发声。走在田野上,经常能听到蟋蟀的声音,仿佛在演奏着美妙的乐曲。于是,我又到书中去探寻它的奥秘。蟋蟀的耳朵长在了它的腿上,我们可以通过蟋蟀的叫声就能判断出气温的高低。昆虫的世界里,真是奇妙无比呀!

在这本书中,“地下毒王”狼蛛令我印象深刻,她有着如同狼一样的凶残,令人畏惧。但她也有着作为母亲温柔的一面。当狼蛛宝宝还在卵中时,狼蛛妈妈生怕它们出半点差错,于是她便整日将宝宝们随身携带着。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她还经常带它们晒晒太阳。狼蛛的爱不仅给了自己的孩子,还给了敌人的孩子。母狼蛛经常为了食物与地盘而发生争斗,另一方死了,她便会宽容地将对方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抚养长大。

我最喜欢的昆虫是朗格多克蝎子,它们喜欢在偏僻的地方居住,极其隐秘,所以便有了“隐士”的外号。它们还生性怕冷,喜欢居住在日晒比较充足的地方。另外,它们还喜欢独居,如果一块石头下有两只朗格多克蝎子,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婚礼刚结束,雌蝎子正在吞食雄蝎子,这是凶残的女“隐士”结束婚礼的独特方式。朗格多克蝎子同黑蝎子相比,很是低调,只要人类不去打扰它们,它们就不会去打扰人类。它们还是攀爬高手,连光滑至极的墙壁都能轻松地爬了上去。

法布尔笔下的昆虫,每一个种类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性格。在《昆虫记》里,我能探索到昆虫的奥秘,能探访昆虫的奇妙世界,满足了我的好奇心,我喜欢读这本有趣的、图文并茂的书。

读《昆虫记》有感4

夏天来了,我最先想到的不是西瓜、雪糕、冰饮,而是每个夏天从不落伍、伴我们成长的声声蝉鸣。

蝉在幼时便会挖个洞,好像气象观测站一样,到了好天气时才会出来蜕壳。炎炎夏日对蝉来说就是最好的天气,这才有了我们在夏日中听到的轰轰烈烈的蝉鸣。

蝉洞是幼虫用耐心一点点构建起来的。不知道他究竟一生中为了蝉洞搬运东西走了多少趟。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爬上枝头蜕壳,然后在太阳的照耀下尽展歌喉。

现在我才知道,我们不以为然的蝉鸣是蝉在地下忍受许久的孤独寂寞才换来的。书上说它的地下生活大概是四年,日光中的歌唱不到五个星期(我查了相关资料,不同种类的蝉情况不一样,有的蝉在地下潜伏期长达十年甚至更久),之后蝉便从树枝上落下来,就像落叶般化为树的养分。在这转瞬即逝的日子里,他们用尽在黑暗中攒下的力气,在烈日下高声歌唱,为酷热的夏天添了一抹鲜活。

小时候,家门前的枇杷树上总是有几只蝉站在树枝上一唱一和的。爷爷总说这几只蝉叫起来,和外国佬的交响乐曲似的。蝉鸣此起彼伏,停下来时我总是对着枇杷树大喊:这怎么还带偷懒的呢?继续啊,咋停了呢?爷爷看着我哈哈大笑:你写作业比这停的可多了去。

蝉用有限的时间展示自己,同样的道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像它一样?青春很短,我们更应该在这有限的时间中尽情的挥洒这一腔热血。

我们学生奋斗12年,只为高考金榜题名 ……此处隐藏3432个字……疑论文的结论,于是翻山越岭去找这只虫子。经过无数次实验,他终于得到了正确的答案。还有一次,为了收集更多的标本,法布尔不厌其烦地多次登上海拔1912米的王铎山,最后从收集到的标本中获得灵感,写了一本200多万字的巨著《昆虫》。

我多么渴望永远像法布尔一样在知识的海洋中游泳,用我的成就造福世界。但是,和法布雷加斯比起来,我是极其惭愧的。连跑短路都是断断续续的,一点毅力都没有。有时候做数学题不小心,不经过大脑思考就不小心把公式写了下来,然后没检查就搞定了。

《昆虫》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努力,才能成功。

读《昆虫记》有感12

《昆虫记》这本书是出自法国法布尔。其中有许多篇集,作者用具体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了昆虫的习性,自己的感悟、与自己观察的好奇心编出了《昆虫记》这本著作。

昆虫记的英文学名为“Souvenirs Entomologiques”作者法布尔更是用放松而又充满有趣的态度写下了自己对观察的每一只昆虫的观察日志。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昆虫在干什么的时候做了哪些动作,或者外表凶猛却又可爱的昆虫,也或许是其他内容。作者坚强不屈和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使他获得了巨大的发现或有趣的动作。一直观察昆虫作者法布尔并没有感道乏味,而觉得昆虫是他的生命的一部分。观察昆虫是他的习惯,比如说蟹蛛,虽然外表可爱但是内心却是个刽子手。小碧蝇虽然令人厌恶,但是却是腐蚀或垃圾的巨大强敌。蟋蟀在草地上用带齿条的琴弓和振动膜唱歌,甲虫无论如何都要抱着最爱的枯露菌。菜豆象在豆子上生活,“腐蚀”人们的谷物与干燥的豆子。外表凶狠的恩布沙性情却很温和。

上面的几个短文重点描写了法布尔坚持不懈,每天都仔细观察昆虫的句子。《昆虫记》有许多有趣生动的文章,真不愧于“文学之作”!

读《昆虫记》有感13

大自然就是一本最好的百科全书,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只要细细察看,你就会获得无法言传的惊喜与欢乐。最近,我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被那些“小家伙”的毅力所震撼,也为它们的互助友爱所感动,更为它们的种种绝技欢呼喝彩。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通过仔细地观察后,深刻地描绘了多种昆虫的生活:会唱歌的蝉、能干的泥水匠舍腰蜂、美丽绚烂的大孔雀蛾、不停织网的圆网蛛等——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姻、繁衍和死亡。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令人入目难忘。

《昆虫记》中,法布尔为了观察红蚂蚁的出行,不惜花费许多的时间与精力。他先把报纸铺在路上,用小石头压住,并在第二处地方用簿沙把路切断。红蚂蚁在两个地方都犹豫不决,从各方面侦查、尝试,不过很快过去了。所以,他明白了,红蚂蚁之所以能找到熟悉的景物和地点,是因为它们有精确的记忆能力,能把经过的路线记牢。通过这个事例,我懂得了法布尔之所以能把《昆虫记》写得那么生动,那么传神,是因为他坚持不懈地仔细观察,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聆听到大自然的乐歌。

有一次,我在花园里玩耍,发现了几只蚂蚁,正围在死蜻蜓旁边。蜻蜓很大,几只蚂蚁加起来,也没有它一只翅膀的十分之一,我断定蚂蚁们一定不能把蜻蜓搬回洞里。果然,为首的那只摇摇触角,蚂蚁们便排着队走了。可是没过多久,我看见一大队的蚂蚁鱼贯而出,把蜻蜓分成许多份,抬的抬,拖的拖,剩下的就当场吃了。不一会儿,地上就干干净净了,蚂蚁又排着整齐的队伍走了。

我通过这次仔细观察,明白了蚂蚁是怎样处理食物的,也懂得了当我们放下沉甸甸的书包后,无畏地闯入大自然的怀抱,成长的轨迹便会向未来伸展成有力的形状。如果我继续坚持仔细观察,说不定也能像法布尔这样中外闻名呢!

处处留心皆学问,观察就像垫脚石,垫高我们迈向前方的脚。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仔细观察,与这些小精灵一起舞动,让美好的少年时光幻化出缤纷的梦,让青春的记忆里充满欢声笑语!

读《昆虫记》有感14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是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我们应该读许多的好书。

在暑假里,我在书店看见了一本好书,它是——《昆虫记》,这本书让我喜欢上了昆虫。之后,我对昆虫有了新的看法:《昆虫记》这本书中描写最多最细致的昆虫是蜘蛛。在很多人眼里,蜘蛛很恐怖,它是人们讨厌的坏家伙,人人见了都会立即将它踩死。看了这本书后,我发现蜘蛛也有它的可贵之处,它手艺高强,善于织网,巧于捕猎,并且有着悲惨的爱情和极为有趣的生活习性,像它织网还可以帮助我们粘住那讨厌的蚊子,苍蝇,臭虫……可以说,《昆虫记》这部作品的感性基调和动力,就是一种对昆虫的敬畏和关爱;一种对生存的清醒认识;一种对生活的深厚感情。作者由热爱自然、热爱昆虫而产生了对生命的好奇,于是在观察中认真体验生命的每一种,并陶醉其中,乐此不疲,这继而又支撑了学者一心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通过读《昆虫记》这本书,我觉得昆虫是人类的朋友,作为一名跨世纪的新一代小学生,我们不仅要有数以万计的昆虫那样的好品质,好作用,好习惯,还要有刻苦钻研科学知识的精神,处处注意保护昆虫,保护生态平衡,为创造绿色地球作出巨大的贡献。

读《昆虫记》有感15

在幽静甜美的乡村田园,昆虫、植物随处可见,奇妙的昆虫世界,有着无数的秘密。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笔下的《昆虫记》,为我们打开有趣神秘的昆虫界大门,引领着我悄悄走近昆虫,与昆虫近距离地展开交流。

你听,小昆虫萤火虫骄傲地告诉我:我外表看起来如此漂亮,就是一只舞动的精灵。我是一名高超的猎手,蜗牛就是我最喜欢的猎物。你听起来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只要蜗牛有一点软肉露在外面,我就会用颚去掐蜗牛,注入毒素,蜗牛很快就会失去知觉,成为我的盘中美食啦!

你看,小昆虫蝉又向我走来,她告诉我:我整日高歌“知了”,不是为了呼唤同伴,可惜我是天生的聋子,听不见自己的美喉发出的乐音,却享有着一双慧眼。

伴着《昆虫记》的书香,跟我交流的昆虫也越来越多:谋财害命的小飞蝇,能工巧匠的圣甲虫,“人”面兽心的蟑蝴螂……

我轻轻告诉这群可爱的昆虫精灵:法布尔热爱昆虫,热爱探究,他一生专注于研究昆虫。他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用顽强的毅力将人类的探究事业向上推进了一个台阶!

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法布尔身上,我想到了自己。还记得年幼的我:一会儿想学毛笔字,一会儿想学素描,一会儿又想学钢琴……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样也没有学好。经过反复考虑,我决定学习钢琴。于是,我每天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练琴,晚饭后,休息日,我苦练基本功。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任务也变得繁重,妈妈让我暂时放弃学习钢琴,可我不愿放弃,因为什么都挡不住我对钢琴的喜爱,弹钢琴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我喜欢黑白分明的琴键、喜欢钢琴下的踏板、喜欢令人心情舒畅的音符、喜欢一首首使人陶醉的乐曲……凭着对钢琴的热爱与坚持不懈,我收获了满满的成功——在多次钢琴大赛中屡次获奖,顺利通过钢琴十级并获得优秀……

细细品读着《昆虫记》,我与昆虫对话,我更是在与法布尔对话,他告诉人们一个真理:只有坚持才能成功,拥有热爱便可战胜一切!

《读《昆虫记》有感【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