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教学设计

时间:2025-09-05 21:10:25
童谣教学设计

童谣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童谣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童谣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一定很喜欢娃娃吧?你们自己有玩具娃娃吗?有什么娃娃?(结合学生的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娃娃有很多种,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今天,咱们要认识一个新娃娃:(板书风娃娃,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听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画出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自由读课文,反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2、自选板块,自主研读。

3、通读全文,理清线索。

读全文,看设影,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吹大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小树。

以上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

4、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1)风娃娃为什么想到帮人们做事?

(2)风娃娃为什么好心办了坏事?

(3)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

5、分块研读,反馈交流。

(1)研读:“做好事”板块。

(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一句话。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样?(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身感受。)

(2)研读“做坏事”板块。

(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句话。

读读学习伙伴话,说说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

(3)请你评价一下,风娃娃是一个怎样的娃娃?(通过让学生体会、感受、评价、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三、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差

一、复习课文内容。

1、练习朗读,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吗?

2、练习背诵课文。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识字规律。

1、学习本课中“我会认”的生字,找到识字规律,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1)出示写有“我会认”的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纠正读音。

(2)请你仔细观察本课会认的生字,小组讨论识字方法。

(3)学生汇报表演。

A加偏旁方法记忆。

B重点指导:艘微

(4)反复认读,开展识字游戏。

A“抓错游戏”教师故意读错字,请同学们指出,并加以改正。

B“转字盘游戏”用硬纸制作字盘,分成

十三格,分别写上本课的十三个生字,中间安个轴,让纸板转动,在黑板一处做个记号,把转字盘放在指定位置,转动后停下,说出汉字的字音。

3、学习本课中“我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书写。

(1)出示写有“我会写”的生字卡片,找准结构规律,指导学生书写。

(2)这些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独体字:再、象

左右结构:像、做

上下结构:点、照

(3)分别指导学生书写。

(4)在指导中及时点评。

三、课堂作业

1、我会填。

一()大官一()大秤一()线

一()大船一()大树一()大象

四、布置作业

2、完成本课的生字、新词。

3、练习讲故事《称象》。

童谣教学设计2

一、激趣导入

说一说: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个节日?为什么?

预设:

生:我最喜欢春节,春节可以放鞭炮……

二、快乐积累,了解民俗

1.同学们知道过大年吗?能说一说过年之前你们家里都要做些什么吗?

2.中国农历新年称为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团结、兴旺的象征,同时也是对未来寄予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要做好多事情,快一起读一读,看看我们都要准备什么。

3.多媒体播放《春节童谣》动画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听准字音。学生自由读童谣。

4.说一说这首童谣中你哪里没读懂。

预设:

(1)腊八:就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

(2)糖瓜:用麦芽糖做成圆圆的小南瓜的形状。这种糖很粘,会粘住牙齿,让我们说不了话。(可以讲一讲灶王爷的故事)

(3)熬一宿:就是一晚上不睡觉。

5、拍手读童谣,感受学习乐趣。

三、游戏巩固所学

1、课件出示连一连,随机让学生上台连线,巩固记忆。

2.齐读童谣,熟读成诵。

学生在朗读韵文的过程中一定会被其中的一些准备活动所吸引。教师为学生解疑的过程就是为孩子讲解中国风俗特色,激发学生的民族豪情的过程。

四、布置作业

1.和爸爸妈妈一起拍手说童谣。

2.和家长一起读《春节童谣》,与家长进一步交流中国民俗的特色。

童谣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感受粤语童谣的语言及韵律美。

2.尝试用粤语积极参与游戏闯关活动,体验童谣带来的乐趣。

3.萌发热爱家乡,热爱家乡语言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童谣内容相符的图片

2.音像视频

活动过程

1.朗读活动

(1)教师朗读粤语童谣“鸡公仔”.

(2)师:老师是用什么方言朗诵的?请你说说老师朗诵了什么。

小结:这是一首粤语童谣,是广东本土方言朗诵的。

2.学习童谣

(1)欣赏视频

(2)教师:你觉得这首童谣什么地方最有趣?你最喜欢哪一句?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出示图片。

(4)看图谱学习童谣

3.闯关游戏

教师出示游戏背景 ……此处隐藏13928个字……念一念呢,我们试试看!刚才我们念了一遍之后,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拎出难句,重点练习)这一句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说!还有吗?(没有了)那我们再看着图谱响亮的来念一念,行吗?(行)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好听的音乐,那我们能不能听着音乐的节奏在完整念一遍呢。你们念得真不错,快表扬表扬自己。

2、现在请你们看看图谱上什么最多?问号表示什么意思呢?(问)它都用了一个什么词?(什么)那第二列和第四列表示什么呢?(答)是回答问题的对不对?

3、师:这首童谣是一问一答的,那好,我想和小朋友继续来玩我问你答的游戏,吴老师问的时候拍手问,小朋友答的时候也要拍手答,听明白了吗?刚刚我问你答,现在我们换一下你问我答行吗?(师幼互换角色)

四、简单创编童谣。

1、你们玩的高兴吗?(高兴)那请你们现在安静的坐好休息一下。你们念童谣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首童谣问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知道提问前一句的第一个字)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姓,那能不能把我们的姓也编到童谣里呢?(能)我来问一个小朋友,你姓啥?(我姓王)哦,姓王,可以怎么编呢?(把王字写出来,老师先来开个头吧,你姓啥?我姓王,接下去应该怎么问呢?啥个王?老虎王。)还有很多小朋友的姓是不同的,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姓编成一首简短童谣(想)今天后面来了很多客人老师,等会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个客人老师,请他们帮你一起编好吗?但是请客人老师帮你的时候你应该怎么邀请呢?(客人老师,我想你们帮帮我的忙,你愿意帮助我吗?)

2、请幼儿与客人老师一起念自编的童谣。

客人老师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和客人老师说什么?(谢谢客人老师),今天我们本领就学到这,和客人老师再见吧!

童谣教学设计1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爱歌曲欢快的旋律,知道这是一首广东童谣。

2.体验音乐活动的愉悦并大胆在同伴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歌曲音乐

活动过程

1.方言引入,激发兴趣。

(1)用广州话与幼儿问好。

(2)用广州话表达“细小”“欢笑”“世界”“眼泪掉”,猜猜这些词的意思。

(3)幼儿尝试用广州话说“细小”“欢笑”“世界”“眼泪掉”等词语。

2.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世界真细小》

师:请说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师:这首歌是一首广东童谣,名字叫《世界真细小》。

(2)幼儿轻声跟唱歌曲。

(3)教师演唱,幼儿拍节奏。

(4)表演唱。

①采用轮唱、分段唱的方式表现歌曲。

②请幼儿在集体前表演唱歌曲。

活动延伸

提供碰铃、圆舞板、铃鼓等乐器听音乐进行打击乐活动。

童谣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歌曲《牧童谣》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学生能够对mi,sol,la,re”的音高有所感知

2、能够风趣、准确的演唱歌曲,唱出湖北民歌的这种味道。

3、通过演唱歌曲,学生了解4/4拍的强弱规律,并能在歌曲中熟悉运用。

教学重点:

1、了解4/4拍节奏的强弱规律,并能准确表现

2、学唱歌曲《牧童谣》,体会民歌的风格,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歌曲中第三小节旋律的音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材分析:

歌曲《牧童谣》是一首湖北民歌,4/4拍子,五声调式。歌曲的节奏抒展,旋律活泼欢快。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描绘天上太阳放光明和地上草儿青又青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歌词中巧妙运用“那斯那斯嗨”的衬词,简单易学,利于传唱。也方便学生编创回答式的歌词。全曲由re、mi、sol、la四个音构成,以生动有趣的问答式的歌唱表演形式来反映牧童在放牧时的愉快心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学生按顺序座位坐好

二、引入主题

1、通过古诗句,引出牧童的概念

师:同学们之前是不是都学过这样的一句诗,借问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生:牧童遥指杏花村!

生回答牧童后,牧童作为新朋友出现,贯穿整节课适合儿童的心理富于童趣

2、教师点击课件,请出这位小牧童。 (课件)牧童和小朋友们打招呼

同牧童相互问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

三、学习新歌

1、节奏游戏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拍手玩儿水果节奏游戏,并提问相应音符时值让学生回答。

不仅带动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巩固了之前学过的乐理知识,一举两得。

2、节奏引入

(教师点击课件,出现歌谱)教师通过水果节奏游戏,将各种相对应的音符时值带入到本课歌曲节奏中。让孩子更容易快速学会歌曲节奏的同时,加深学生印象。

3、引出4/4拍及其强弱规律的概念

师:同学们,4/4拍,是以几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几拍呀?

生: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

师:老师告诉大家,4/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

让学生看着课件内容,用手势表示出来,之后看着曲谱,一边按节奏念歌词,一边拍强弱规律。

4、认识mi,sol,la

师:学会了节奏呢,老师下面给大家介绍三个小伙伴,他们分别是,mi,sol,la(出示课件)

让学生指出这三个音在五线谱中的位置

5、学唱旋律

师:认识了这三个主要的小伙伴之后,让我们一起来演唱歌曲的旋律吧指导学生识谱演唱,强调第三小节的音准

四、新歌教学(点击课件)

1、师用琴带小朋友先唱较难唱乐句的歌谱,(歌曲中的第三小节),再带领学生跟着钢琴伴奏唱完全曲

2、分角色,学生分角色,划节拍,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通过分角色演唱,增强彼此之间的合作精神

五、歌曲创作

1、师:让我们把这首《牧童谣》的歌词变一变,使它成为一首新的歌曲。

(1)学生自由讨论,创作歌词。

(2)教师下位巡视辅导

(3)师弹琴伴奏

(4)教师点评

(5)各小组派代表演唱新歌曲。通过创作歌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知识拓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新朋友---小牧童,学习了一首欢快活波的湖北民歌《牧童谣》。那么,现在让我们跟随小牧童的脚步来到国外,一起欣赏捷克斯洛伐克民歌《牧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国外小牧童的快乐生活。

让学生体会不同地方风格的民歌,不同的韵味和风格,增强学生多元化的意识,扩展学生的音乐领域

七、下课(点击课件)牧童和小朋友们道别!学生演唱《牧童谣》和小牧童道别让学生在音乐中结束本节课,回味无穷!

《童谣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